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0章一样的出行,不一样的心情

就在李晔刚刚部署完毕不久,对方似乎已经准备完毕,一些情况已经初显端倪。

首先是,许多商家开始陆续出现在开元钱庄,用金银兑换铜币。

自从李晔改革以来,由于他退出的货币造型精美,使用方便,很快就成为长安地区通用的货币,甚至逐步开始替代其他地方的私铸钱币。

李晔推出的大唐金币、盛世银币、开元铜币,有明确的兑换比例,这就大大方便了各个阶层人们对需要。

普通百姓挣到的不再是字迹模糊,不知哪里铸造的私币,而是有开元钱庄发行的样式精美的铜币,购买力丝毫不受影响,一般百姓交易,铜币完全能够满足。

至于商人之间的大宗交易,则完全由金银币代替,他们不需要背着沉重的铜钱去交易,也不用担心对方用假冒的金银欺骗自己。

新货币为了防止人们在上面刮取金银铜,还在货币周边加了锯齿,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货币的完整。

在新货币的配比上,李晔也利用后世的知识,结合现阶段的条件,采用金铜合金、银锡合金、铜锡合金,诸多办法,并且制定严格的比重表。

即使有人想要假冒也很难做到逼真,毕竟除了这些之外,李晔在金币正面阳刻有神农氏的浮雕,背面则是大唐开元金币居中,四周环绕铸造年份。

银币正面是老子骑牛图,铜币正面则是谷穗和利剑交叉的图案,背面除内容之外,皆与金币相同。

此币一出,很快统治了整个长安等朝廷控制的区域,这也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,良币淘汰劣币。

并且开始向周边的藩镇不断渗透,只要假以时日,那么新货币势必将取代之前大唐境内的其他货币,成为大唐乃至周边地区的流通货币。

那么那些藩镇、豪强再想靠着私铸钱币牟利,就根本不可能了。

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李振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,有那么多的藩镇相迎支持。

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货币左右经济,但他们知道,一旦出现那种情况,肯定对自己很不利,至于不利在哪,绝大部分人是看不出来的。、

所以这次长安附近的藩镇,尤其是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,都积极地加入进来,他们有些是出于对李晔经济变法的担忧,有些则纯粹是为了浑水摸鱼。

毕竟李振代表朱全忠,给出了丰厚的利润和许诺,并且一再保证万无一失,最差的结果也是保住他们的本钱,既然如此,这次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